一起倾听佛陀讲述吉凶祸福的奥秘,学习“趋利避害”的窍决。
智广阿阇梨
4.阿难尊者和《首楞严经》的因缘
阿难尊者在佛教十大弟子里面被称为“多闻第一”。不过,也有一种说法,说他的修证还不是太好,所以就遇到了俗话所说的“桃花劫”。《首楞严经》里面就详细描述了阿难尊者遇到桃花劫的过程。当然,阿难尊者遇到桃花劫,我觉得可以理解,因为他是仅次于佛陀的第二美男子,所以可能就会有很多女孩子喜欢他。其实,所谓的桃花劫也是他的一种示现,并不是说他真的有这个问题。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示现,引发了佛陀来讲授这部非常殊胜的《首楞严经》。
黄念祖上师曾经引用《妙法莲华经》中的教证,讲解了阿难在佛陀教法中的重要地位。他说:“阿难与世尊同时在空王佛所发心,阿难的任务之一是教导菩萨众,也即是可以充当菩萨的老师,这就是阿难的本迹,现是初果只是示现。”
《妙法莲华经》中世尊是这样告诉大众的:“诸善男子。我与阿难等。于空王佛所。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阿难常乐多闻。我常勤精进。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而阿难护持我法。亦护将来诸佛法藏。教化成就诸菩萨众。其本愿如是。故获斯记。”
所以,黄念祖上师说:“实际上阿难所显现的这一生,是大教的关键人物,非常重要。(一)是他集结经藏。(二)传佛心印他是禅宗二祖。(三)密典中称阿难为集法金刚(金刚位同如来)。密教教主莲花生大士出生以后,是从阿难那儿领受了释迦牟尼佛预嘱传授之法。所以阿难护持佛法是他的本愿。他示现成为佛的侍者,而且他传承了禅、密两宗,续佛慧命,继往开来。”
黄念祖上师提到的阿难密号“集法金刚”,在大藏经的一部密教典籍《胎藏金刚教法名号》中也有记载:“东门南……第五阿难(集法金刚)。”这部密教典籍是唐•义操所集的。那么这位义操阿阇梨是谁呢?他是弘法大师空海的同门师兄弟。弘法大师曾经专门为他写过一首情真意切的道别诗《留别青龙寺义操阇梨》,诗云:“同法同门喜遇深,游空白雾忽归岑。一生一别难再见,非梦思中数数寻。”
由于阿难尊者示现遇到桃花劫,佛陀就讲授了《首楞严经》。《首楞严经》是一部密教的经典,也可以算是金刚乘的教法,里面包括了非常殊胜的首楞严神咒。那么在《首楞严经》里面,其实佛陀也专门作了直指心性,传授了如何见性成佛、证悟心性的窍诀。
阿难尊者其实也是在这部经里面获得开悟的。我们前面已经引用了《首楞严经》的教证——阿难尊者对佛陀说:“世尊。我蒙如来无上悲诲。心已开悟。自知修证无学道成。”他曾经在发愿偈里面也说了,“不历僧祇获法身”。所以,其实他是在《首楞严经》里面顿悟,获得无学道的果位。
《首楞严经》一共有十卷,内容非常丰富。以前我也曾经在我的恩师沈仁岩老居士面前听过全部的《首楞严经》的讲解,当时应该说是非常有感触的。
“开悟在楞严,成佛在法华。”《首楞严经》也被称为开悟的经典,特别是里面讲到有二十五种圆通,也就是二十五种开悟的方法,内容非常地殊胜。未来有机会的话,可以跟大家一起来学习。
这部殊胜的《首楞严经》它的缘起就是因为阿难尊者,所以阿难尊者他其实是佛非常非常好的一个助手,因为他的这样的一个缘起,佛开启了首楞严的这个大法。
关于阿难尊者,我们简单讲到这里。总之,他显现上来说是一个多闻第一的弟子,同时他也是佛陀的侍者,记忆力超群,获得不忘总持陀罗尼的能力。从秘密的角度来讲,在密教《首楞严经》里面,他其实是已经获得无学道成就的一位大成就者。当然在《法华经》里面,他也得到佛的授记,未来会成就无上菩提。
这就是对经题中的“阿难”的一个简单解释。
5.问的性质
下面讲“问”,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的这个“问”。有一部《瑜伽师地论释》里面讲到问有五种性质:第一不解,第二疑惑,第三试验,第四轻触,第五为欲利乐有情。
一、不解故问。即对事理不明了,所以请教老师。
二、疑惑故问。即听闻以后,有些地方没有理解,产生疑惑,所以请教老师。
三、试验故问。其实就是考一下老师,看看老师到底懂不懂,有点挑衅的意思。
所以同样是提问,有些人是很谦卑地请教,但有些人可能是一种挑战,挑战老师。
四、轻触故问。轻触就是有点漫不经心,随随便便地提问。
五、为欲利乐有情故问。问者其实并非真的不懂,但是他觉得众生需要,所以他替众生来提问。
就像文殊菩萨、弥勒菩萨等这些大菩萨,包括阿难尊者,有的时候他们问问题,是不是他们真的不懂呢?其实未必。他们是替众生提问,他们知道众生有这个问题,所以就来替众生提问,这叫“为欲利乐有情故问”。
那么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里面的这个“问”,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“为欲利乐有情故问”。因为阿难尊者从本质上来说应该也是一个大菩萨再来,不是一般人,所以他其实是不是真的不懂呢?这个未必。他可能自己不一定有这个问题,但是他看众生有这个问题,所以他替众生向佛来提问。
这就是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里面“问”的讲解。
· 未完待续 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