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论讲解

dharma-explanation

首页 / 经论讲解/只需一个要诀,妄念从此不再兴风作浪 | 印光大师教言选讲(连载二十三)
只需一个要诀,妄念从此不再兴风作浪 | 印光大师教言选讲(连载二十三)

如何对治妄念。

标签:
2020.07.22

只需一个要诀,妄念从此不再兴风作浪 | 印光大师教言选讲(连载二十三)

一乘小编 :
想成为像佛陀那样快乐无忧的觉者,作为修行人,面对心中纷扰的妄念,手中的武器(法宝)就显得非常重要。

我们希望自己心中的正念,可以始终乘风破浪,而不是任凭妄念兴风作浪。

大势至菩萨的化身印光大师告诉我们,面对妄念的正确方法,有一个关键——

在家居士修行之道

印光大师教言选讲

(2011年1月12—18日 智广阿阇梨开示于新加坡)

第二十三讲
如何对治妄念

原文

初心念佛.未到亲证三昧之时.谁能无有妄念。所贵心常觉照.不随妄转。喻如两军对垒.必须坚守己之城郭.不令贼兵稍有侵犯。候其贼一发作.即迎敌去打。必使正觉之兵.四面合围。俾彼上天无路.入地无门。彼自惧获灭种.即相率归降矣。其最要一着.在主帅不昏不惰.常时惺惺而已。若一昏惰.不但不能灭贼.反为贼灭。所以念佛之人.不知摄心.愈念愈生妄想。若能摄心.则妄念当渐渐轻微.以至于无耳。故云.学道犹如守禁城.昼防六贼夜惺惺。将军主帅能行令.不动干戈定太平。

(节选自《印光法师文钞》【增广卷二·书二】复徐彦如轶如二居士书)

这一段,印祖开示的是如何对治妄念的一些方法。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妄念,如果不能对治的话,修行就不能成功。无论是修哪个法门,在对治妄念方面,都是一样重视的。印祖在这方面给我们传授了很多要诀,如果懂得用这些要诀来对治妄念的话,就可以获得解脱。

“初心念佛.未到亲证三昧之时.谁能无有妄念。”

我们都是初学佛者,都没有证得三昧。“三昧”是一种非常高的修行境界:念佛,有念佛三昧;念《法华经》,有法华三昧;修持《首楞严经》,有首楞严大定。这些都是三昧的境界。我们没有得到三昧之前,每个人都是有很多妄念的。

我们持咒、修法、念经,甚至听法的时候,都会有很多的妄念,平常就更不用说了。既然每个人都有很多妄念,怎么去对治这些妄念呢?印祖在这里传授了很重要的要诀。

“所贵心常觉照.不随妄转。”

这句话就是重点。你为什么会产生妄念?关键是什么?就是因为你失去了觉照,就像灯关掉以后,黑暗就会出现,我们正念失去以后,妄念就会产生。怎样才能消除妄念呢?最重要的就是“心常觉照”——我们的心时时刻刻要保持觉知,就像房间里面一直要亮着灯,黑暗就不可能有了。

“心常觉照,不随妄转”,也并不是说我们保持觉知的时候,妄念就不会产生了,不是这样的,而是说当妄念产生的时候,你非常地清楚,不会被妄念带走。我们最怕的是什么?产生妄念,然后又被妄念带走了,开始轮回了,自己还不知道。所以,产生妄念不是最可怕的,最可怕的是产生妄念还不知道,被妄念带走了。而当心常常觉照的时候,即使产生妄念,也能够及时对治,不会被带走。

“喻如两军对垒.必须坚守己之城郭.不令贼兵稍有侵犯。候其贼一发作.即迎敌去打。必使正觉之兵.四面合围。俾彼上天无路.入地无门。彼自惧获灭种.即相率归降矣。”

这段是一个比喻,将妄念与正觉比作两军对垒。我们的“正觉之兵”是什么?就是心里要有觉照,时时刻刻要保持清醒,不能够失去正念,不能够失去觉知。比如说,打妄想的时候,我们内心不知道自己已经打妄想了,这就有问题了。如果我们内心当中能够保持觉知的话,妄念并不可怕,就像两军对垒一样,我们时时刻刻要守护自己的城池,不令妄念贼兵稍有侵犯。如果贼兵一出现,马上就去打,这个妄念就投降了。

“其最要一着.在主帅不昏不惰.常时惺惺而已。若一昏惰.不但不能灭贼.反为贼灭。”

我们糊里糊涂的时候,妄念就产生了。如果我们时常惺惺,这里的“惺惺”就是保持觉知、保持清醒,那就没有问题。妄念产生,我们马上就知道,就不会被它所带走,那么妄念就不会起作用。就像房间里面有主人在,有灯亮着,小偷就不会进来,一样的道理。

“所以念佛之人.不知摄心.愈念愈生妄想。若能摄心.则妄念当渐渐轻微.以至于无耳。”

我们念佛、念咒、念经、听法时,为什么会有很多妄想?因为我们不知道“摄心”,已经失去了觉知,失去了正念。所以一开始还是会有很多妄想,但如果我们能够摄心,时时刻刻保持觉知、时时刻刻保持正念的话,日久功深,慢慢慢慢妄念自然就会消除了。

“故云.学道犹如守禁城.昼防六贼夜惺惺。将军主帅能行令.不动干戈定太平。”

所以说,我们修行学道就像守住自己的城池一样,昼夜都要保持一种觉知,提防妄念的产生。只要作为主帅的我们的心能保持觉知,最终我们一定能够获得胜利,一定可以战胜妄念。觉知,就是我们面对妄念最重要的方法。

这段开示告诉我们的道理是:没有亲证三昧之前,修行人一定是有妄念的;有妄念的时候,最重要的就是“心常觉照,不随妄转”。“心常觉照”,就是时时刻刻保持觉知;“不随妄转”,就是妄念产生的时候,我们不被妄念所带走,回到正念上来。这是我们对治妄念最重要的要诀。

思考题

1. 学佛人应如何摄心?
2. 如何对治妄念?
3. 如何保持觉知?

未完待续……

只需一个要诀,妄念从此不再兴风作浪 | 印光大师教言选讲(连载二十三)

只需一个要诀,妄念从此不再兴风作浪 | 印光大师教言选讲(连载二十三)

2020.07.22

只需一个要诀,妄念从此不再兴风作浪 | 印光大师教言选讲(连载二十三)

一乘小编 :
想成为像佛陀那样快乐无忧的觉者,作为修行人,面对心中纷扰的妄念,手中的武器(法宝)就显得非常重要。

我们希望自己心中的正念,可以始终乘风破浪,而不是任凭妄念兴风作浪。

大势至菩萨的化身印光大师告诉我们,面对妄念的正确方法,有一个关键——

在家居士修行之道

印光大师教言选讲

(2011年1月12—18日 智广阿阇梨开示于新加坡)

第二十三讲
如何对治妄念

原文

初心念佛.未到亲证三昧之时.谁能无有妄念。所贵心常觉照.不随妄转。喻如两军对垒.必须坚守己之城郭.不令贼兵稍有侵犯。候其贼一发作.即迎敌去打。必使正觉之兵.四面合围。俾彼上天无路.入地无门。彼自惧获灭种.即相率归降矣。其最要一着.在主帅不昏不惰.常时惺惺而已。若一昏惰.不但不能灭贼.反为贼灭。所以念佛之人.不知摄心.愈念愈生妄想。若能摄心.则妄念当渐渐轻微.以至于无耳。故云.学道犹如守禁城.昼防六贼夜惺惺。将军主帅能行令.不动干戈定太平。

(节选自《印光法师文钞》【增广卷二·书二】复徐彦如轶如二居士书)

这一段,印祖开示的是如何对治妄念的一些方法。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妄念,如果不能对治的话,修行就不能成功。无论是修哪个法门,在对治妄念方面,都是一样重视的。印祖在这方面给我们传授了很多要诀,如果懂得用这些要诀来对治妄念的话,就可以获得解脱。

“初心念佛.未到亲证三昧之时.谁能无有妄念。”

我们都是初学佛者,都没有证得三昧。“三昧”是一种非常高的修行境界:念佛,有念佛三昧;念《法华经》,有法华三昧;修持《首楞严经》,有首楞严大定。这些都是三昧的境界。我们没有得到三昧之前,每个人都是有很多妄念的。

我们持咒、修法、念经,甚至听法的时候,都会有很多的妄念,平常就更不用说了。既然每个人都有很多妄念,怎么去对治这些妄念呢?印祖在这里传授了很重要的要诀。

“所贵心常觉照.不随妄转。”

这句话就是重点。你为什么会产生妄念?关键是什么?就是因为你失去了觉照,就像灯关掉以后,黑暗就会出现,我们正念失去以后,妄念就会产生。怎样才能消除妄念呢?最重要的就是“心常觉照”——我们的心时时刻刻要保持觉知,就像房间里面一直要亮着灯,黑暗就不可能有了。

“心常觉照,不随妄转”,也并不是说我们保持觉知的时候,妄念就不会产生了,不是这样的,而是说当妄念产生的时候,你非常地清楚,不会被妄念带走。我们最怕的是什么?产生妄念,然后又被妄念带走了,开始轮回了,自己还不知道。所以,产生妄念不是最可怕的,最可怕的是产生妄念还不知道,被妄念带走了。而当心常常觉照的时候,即使产生妄念,也能够及时对治,不会被带走。

“喻如两军对垒.必须坚守己之城郭.不令贼兵稍有侵犯。候其贼一发作.即迎敌去打。必使正觉之兵.四面合围。俾彼上天无路.入地无门。彼自惧获灭种.即相率归降矣。”

这段是一个比喻,将妄念与正觉比作两军对垒。我们的“正觉之兵”是什么?就是心里要有觉照,时时刻刻要保持清醒,不能够失去正念,不能够失去觉知。比如说,打妄想的时候,我们内心不知道自己已经打妄想了,这就有问题了。如果我们内心当中能够保持觉知的话,妄念并不可怕,就像两军对垒一样,我们时时刻刻要守护自己的城池,不令妄念贼兵稍有侵犯。如果贼兵一出现,马上就去打,这个妄念就投降了。

“其最要一着.在主帅不昏不惰.常时惺惺而已。若一昏惰.不但不能灭贼.反为贼灭。”

我们糊里糊涂的时候,妄念就产生了。如果我们时常惺惺,这里的“惺惺”就是保持觉知、保持清醒,那就没有问题。妄念产生,我们马上就知道,就不会被它所带走,那么妄念就不会起作用。就像房间里面有主人在,有灯亮着,小偷就不会进来,一样的道理。

“所以念佛之人.不知摄心.愈念愈生妄想。若能摄心.则妄念当渐渐轻微.以至于无耳。”

我们念佛、念咒、念经、听法时,为什么会有很多妄想?因为我们不知道“摄心”,已经失去了觉知,失去了正念。所以一开始还是会有很多妄想,但如果我们能够摄心,时时刻刻保持觉知、时时刻刻保持正念的话,日久功深,慢慢慢慢妄念自然就会消除了。

“故云.学道犹如守禁城.昼防六贼夜惺惺。将军主帅能行令.不动干戈定太平。”

所以说,我们修行学道就像守住自己的城池一样,昼夜都要保持一种觉知,提防妄念的产生。只要作为主帅的我们的心能保持觉知,最终我们一定能够获得胜利,一定可以战胜妄念。觉知,就是我们面对妄念最重要的方法。

这段开示告诉我们的道理是:没有亲证三昧之前,修行人一定是有妄念的;有妄念的时候,最重要的就是“心常觉照,不随妄转”。“心常觉照”,就是时时刻刻保持觉知;“不随妄转”,就是妄念产生的时候,我们不被妄念所带走,回到正念上来。这是我们对治妄念最重要的要诀。

思考题

1. 学佛人应如何摄心?
2. 如何对治妄念?
3. 如何保持觉知?

未完待续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