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佛念到一定功夫,就会了悟众生跟佛无二无别。
一乘小编
在本期《跟智广阿阇梨一起学经论》栏目中,阿阇梨带我们继续学习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。此次学习,阿阇梨主要以静权法师的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义》(印公亲书、静公讲义合刊)为传承依据为我们作开示。
2020年12月31日(农历十一月十七日),是阿弥陀佛的圣诞。值此殊胜日,我们继续为大家连载《念佛成佛——<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>讲记》。
大势至菩萨遇到超日月光佛之后,超日月光佛教他学习了念佛三昧。这个念佛法门不仅圆顿、直捷,而且简便易修,可以说超胜一切的法门。
究竟这个法门怎样的殊胜?何谓三昧?让我们一起走进智广阿阇梨的精彩开示。
智广阿阇梨开示
在上一讲中,静权法师给我们介绍了阿弥陀佛,并且告诉了我们一个秘密:其实大势至菩萨在过去无量劫中所遇到的十二位如来,都是阿弥陀佛的示现,只是名号不同而已。那么最后遇到的这尊佛的名号就叫超日月光佛。
1.大势至菩萨修行念佛三昧的因缘
现在我们就来重点学习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中接下来的这句话——“彼佛教我念佛三昧”。大势至菩萨遇到超日月光佛之后,超日月光佛教他学习念佛三昧。我们来看静权法师的讲解:
彼佛即以念佛法门,而开示之。所示之法,圆顿直捷,甚深切要。
这个念佛法门其实是非常殊胜的一个法门,它“圆顿直捷,甚深切要”。“圆”就是圆满,“顿”就是顿超,“直捷”就是没有走弯路。“甚深切要”,是说这个念佛法门是非常深的,非常切要的,不是很浅的、不重要的法。
菩萨于闻法后,严谨受教,精进修持,即由念佛而得证三昧。
大势至菩萨听闻了超日月光佛教授的念佛三昧法门之后,依教奉行,严谨受持,精进修行,就由念佛而得证了三昧。
本章经文,正是菩萨以大慈悲,向释迦佛,陈白自己,往昔发心修行之因缘,与得证念佛三昧之来源。
所以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中的这一章——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,就是大势至菩萨向释迦牟尼佛汇报自己往昔发心修行的因缘,陈述自己在超日月光佛面前如何听闻并修行念佛法门,最后证得三昧的一个心得。
唯此法门,圆顿直捷,简便易修,胜过一切法门。菩萨既已如是慈悲,降临娑婆,殷勤开导,普令深入。我们今得值遇,可算夙种净因,真是有缘。大家应当敬受慈训,精勤修习。
这一念佛法门不仅圆顿、直捷,而且简便易修,可以说超胜一切的法门。有幸的是,大势至菩萨大慈大悲,降临到我们娑婆世界,在释迦牟尼佛面前来分享他自己获证三昧的这个修行法门,作了殷切的开示教导,为的就是让这殊胜的念佛法门能够深入人心,普度众生。我们今天能够听到,那都是非常有善根、福德、因缘的,所以大家一定要以恭敬心好好地听受、学习,精勤地念诵、修持。
2.何谓三昧
欲识三昧,更观下文。
三昧二字是通名。念佛三昧是别名。二十五圣所修之法,皆名三昧。如眼根三昧,耳根三昧,鼻根三昧,乃至六识三昧,七大三昧。此外还有百千万种三昧,乃至无量三昧。
那么,什么是三昧呢?其实《首楞严经》中这二十五位大成就者所修的法,都是三昧。其中有六根的三昧,如眼根三昧、耳根三昧、鼻根三昧、舌根三昧、身根三昧、意根三昧,还有六尘三昧、六识三昧、七大三昧等二十五种三昧。此外还有百千万种三昧,乃至无量三昧。
梵语三昧,此云正定,亦云正受。
三昧,来自于梵语samadhi,也译作“三摩地”“三摩提”,就是正定和正受的意思。
正定,别于凡夫不定,与外道邪定。唯依佛法所修得证三昧,方名正定。正受,显非邪受,而不受一切邪受,故名正受。又一定一切定,故名正定。一受一切受,故名正受。
《大乘义章卷第十三》曰:“定者。当体为名。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。言三昧者。是外国语。此名正定。”什么是“正定”呢?它有别于凡夫的不定,也有别于外道的邪定。凡夫的心一直都是在散乱中,是没有禅定的;外道虽然也有禅定,但不是正确的禅定。比如说印度教等其他的宗教里面也有禅定,就像现在有些人练习的瑜伽,那里面也有一些禅定的内容。虽然这些外道的禅定也是禅定,但它不是正确的禅定,因为它的见解不正确,所以是邪定。
唯有依靠佛法所证、所修的,才是正确的禅定,才能叫做正定。《大智度论卷第七》曰:“善心一处住不动。是名三昧。”《大乘义章卷第二》曰:“以心合法离于邪乱。故曰三昧。”《大乘义章卷第九》曰:“心体寂静离于邪乱。故曰三昧。”
那么什么是“正受”呢?《大乘义章卷第十三》曰:“定如前释。离于邪乱故说为正。言正受者。正同前释。纳法称受。”《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三》曰:“纳法在心名为正受。”《观经玄义分卷第一》曰:“言正受者。想心都息缘虑并亡。三昧相应名为正受。”《观经序分义卷第二》曰:“言教我正受者。此明因前思想渐渐微细觉想俱亡。唯有定心与前境合名为正受。”显然,正受不是邪受,而不受一切邪受,才能叫做正受。
从以上教证可以看出,的确唯有依靠佛法的修证,才能称为正定和正受,也就是真正的三昧。那么静权法师又说了:“又一定一切定,故名正定。一受一切受,故名正受。”这里面就讲的比较深了,在此先不作广讲。我们先从概念上来了解所谓的三昧,指的就是正定和正受。
3.念佛圆通 易修易成
此正显念佛圆通,初则由浅入深,到了熏修至极,能使因果相契,生佛一如,一念全体,全体一念,直与观音耳根圆通,等无有异。
在这里静权法师讲道,这个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,入手很简单,因为念佛谁都会啊。但是“初则由浅入深,到了熏修至极,能使因果相契,生佛一如”,虽然念佛法门很浅,很容易入门,然而当念佛念到一定功夫的时候,就会了悟众生跟佛无二无别。
何谓“生佛一如”?南岳慧思大师的论著《大乘止观法门卷第一》云:“三世诸佛及以众生。同以此一净心为体。凡圣诸法自有差别异相。而此真心无异无相。故名之为如。又真如者。以一切法真实如是唯是一心。故名此一心以为真如。”《大乘止观法门卷第二》又云:“一切凡圣一心为体。决定不疑也。又复经言。一切诸佛法身。唯是一法身者。此即证知一切诸佛同一真心为体。以一切诸佛法身是一故。一切众生及与诸佛即同一法身也。”众生虽然与诸佛同一法身,但是无明障蔽不能证得,生死轮回苦不堪言。而念佛法门是“一念全体,全体一念”,就是一念当中包含全体,全体也全部包含在一念之中。因为佛即如来藏,念佛即是回归如来藏,而众生本性亦是如来藏,念佛即是唤醒如来藏。《大乘止观法门卷第二》云:“以如来藏是真实法圆融无二故。是故如来之藏全体是一众生一毛孔性。”可见,念佛法门虽然简单易行,但却是直接契入佛性,令众生可以直接成佛的极为殊胜的法门。
“直与观音耳根圆通,等无有异。”虽然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,但是最后证得的境界其实跟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是一样的。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只能接引上等根器的人,但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可以普涉三根——上根、中根、下根的人,都可以通过念佛法门成就三昧,乃至解脱成佛。
未完待续
一乘小编
跟智广阿阇梨一起学经论,让我们且学且珍惜。敬请关注下一期念佛成佛——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讲记(连载九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