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体生病还不是最痛苦的,最痛苦的是因为身体的病引起心灵的执着。
即使在疼痛当中我们也能够自在,在混乱中也会觉得平静。
智广阿阇梨开示
快乐禅
系列连载·二
无论在日常生活当中,还是在禅修过程当中,我们总是会有很多感受,包括快乐的感受、痛苦的感受。比如说我们在禅修的时候,有时会感觉很舒服,这就是一种快乐的感受;有时感觉腰酸背痛,或者是打瞌睡、打妄想,这些就是痛苦的感受。那么,我们怎么来对待这些感受?就是要保持觉知,看着它,看着这种感受,而不要去执着这种感受,这是最重要的。
很多人在禅修中会执着于快乐的感受。按照佛经里面的说法,整个三界轮回里面,最强烈的快乐感受就是禅定中的快乐感受。《禅法要解》云:“三禅中乐。于三界中受乐最妙。”禅定中的快乐超过人世间乃至六道轮回里面所有的快乐,这种快乐其实是非常容易迷惑人的。当然,一般来说禅修初期还不会有这样强烈的感受,所以当禅修到比较深入时,很多高僧大德会提醒我们不要执着于禅定的快乐。因为太快乐了,所以你不想出定,你可以一直在禅定里面,甚至一个月、两个月、三个月,不用吃饭,不用喝水,也不用睡觉,但是这其实并不是解脱。
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,我们对禅定当中的快乐感受是不能够执着的。如果你执着于快乐的感受,那么你就不可能解脱。希望大家事先一定要了解这些见解,禅修中我们可能会有快乐的感受,但是你不执着就对了,不执着就没有问题。
反过来说,禅修当中也会有一些不舒服的感受,大家也不要执着。所有的感受,归根到底其实都仅仅只是一种感受而已,它会生起,也会灭去,所以你保持觉知就对了。不要对快乐的感受有希求,也不要对痛苦的感受有排斥,要知道一切都是无常的,无常就是真相,无常是不可抗拒的规律,你不可能改变无常,你只能保持觉知,接受它。
就像泰国近代公认的阿罗汉,南传佛教森林禅修大师阿姜查,我觉得他还是很了不起的。他晚年的时候身体非常不好,超过十年瘫痪在床。在他的传记《莲花中的珍宝》里面说他虽然重病,“心却依然一如既往地保持安定和平静,因为他已经超越了对蕴与界的执着”。有一次他教导弟子时说:“五蕴只会照它们自己的那个样子运作。当热、冷或受伤时,我们就这样感受到它。这些都只是乐受或苦受的生起,这里面没有一个我。……只要我们拥有正见,即使在疼痛当中我们也能够自在,在混乱中也会觉得平静。”阿姜查对身体的无常,能够有这样的正见,能够做到不被它所影响,心始终是解脱的。这是让我非常敬佩的地方。
其实身体生病还不是最痛苦的,最痛苦的是因为身体的病引起心灵的执着。我们很多的痛苦并不是来自于身体,身体的痛苦其实只是一种感受而已,最大的痛苦我认为还是心灵的痛苦——内心的恐惧,等等。
在《相应部·六处篇·受相应·有偈品》中,佛陀阐述了普通凡夫和圣者的不同。佛陀说:“诸比丘。无闻之凡夫。触于苦受。至为忧疲悲搏胸哭泣之迷惑。彼感于二种之受。乃属于身受与属心受是。”就是说普通凡夫不仅有身体的痛苦,而且由于内心当中对身体的这种执着,而产生忧悲苦恼等心灵的痛苦,所以是“身受”加“心受”,苦上加苦;圣者则不同,圣者虽然也有身体的痛苦,但是却不会陷入心灵的痛苦。佛陀说:“诸比丘。有闻之圣弟子。触苦受不至为忧疲悲搏胸泣哭之迷惑。彼唯一之感受。乃属于身受。而非属于心受。”
身体的疼痛它只是疼痛,如果你真的保持觉知,看着它,其实疼痛只是疼痛而已。但是往往我们在身体不好的时候,会因为我执的关系引发很多联想,这些联想会让我们很痛苦。
就像有些人到医院去检查,看到结果是癌症,他马上路都不会走了,其实他进去的时候挺好,可能还是自己骑着自行车过去的,但是回来的时候就自行车也骑不了,要别人把他背回来了。你想想看,进去跟出来时的身体有什么变化吗?其实没什么变化,进去时是这个身体,出来时也是这个身体,但是因为内心的执着,所以就瘫软无力,就不行了。所以你说,是癌症可怕呢,还是对癌症的恐惧更可怕?有些人其实是被内心的恐惧打垮的。
人的心灵的力量是很强大的。